擦亮双眼,警惕电子烟危害!!!
擦亮双眼,警惕电子烟危害!!!
对于广大烟民来说,香烟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抽上一口,精神头也上来了,灵感也有了,干活也有劲儿了,要是没了香烟就总觉得少了什么。
但纵使抽烟时觉得香烟风情万种,带来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于是近年来,国内外宣传不含焦油,尼古丁含量极少的电子烟在人们对健康观念愈发清晰下“应时而生”,成为了不少“志在戒烟”老烟枪们的替代品。
为了不耽误工作,最近正在戒烟的顺手掏出电子烟嘬了两口,在尼古丁的刺激下,瞬间头脑清醒,精神焕发。
但接下来一则映入眼帘的新闻,却让更加提神醒脑,甚至冷汗直冒。
据央视财经报道,美国沃尔玛宣布将全面禁售电子烟产品,更惊悚的是,根据美国卫生官员的通报,全国由吸电子烟引发的确认和疑似的肺病病例,已提升至530例。
本以为能帮助戒烟的电子烟,怎么反倒还比烟草更毒呢?
电子烟≠无害
电子香烟(EC)是一种电池供电的加热装置,通过蒸发将由香料化合物、尼古丁和丙二醇组成的液体混合物雾化,使使用者可以吸入。
经过多年的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这件事已经深入人心了。但电子烟厂家却宣称他们生产的是一种安全低毒的香烟替代品,不但可以在禁烟的公共场所使用,还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理由是电子烟只有尼古丁,不含焦油等其他有害物质,所以是安全的。
这个理由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这种事情不能只听厂商的一面之词,还得听听科学家怎么说,因为后者说话是有证据的,而他们的证据大都来自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事实上,凡是涉及公众健康的话题,多数情况下都应该进行这样的调查,因为很多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而且隐蔽,不做大规模调查是发现不了的。
损伤机理:EC不含烟草,有些配方甚至不含尼古丁,但仍含有有害化合物,在加热时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与血小板活化增加和循环血管生成细胞抑制有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研究:一些回顾性的研究表明,EC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基线差异,使得这些结果的有效性不确定);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EC使用后,血流介导的扩张和动脉硬化的替代物出现急性恶化。
众多的研究也发现,电子烟里面所含的尼古丁、二甘醇、丙烯醛、二手烟、亚硝胺等物质也会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世卫组织更是明确提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警惕电子烟侵害未成年人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结果显示,过去5年初中生吸卷烟比例明显下降,但使用电子烟比例显著上升,同时高中学生吸烟率远高于初中学生,职业学校控烟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当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电子烟的人数达1000万,以15至24岁的年轻人为主,青少年群体是电子烟消费主体。
有鉴于此,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一时之间,电商平台纷纷下架电子烟。如今是否真的“网上无烟”,还是又“死灰复燃”了呢?
登录一些电商平台发现,当直接搜索“电子烟”时,电商平台都会显示“抱歉,没有找到相关商品。”但当变换搜索词,搜索“雾化”、“电子点烟戒烟”、“电子水果味烟充电”时,多个平台会出现类似打着“多种口味”、“0焦油、可解瘾”、“不含尼古丁,适合戒烟人群”、“可帮助戒烟”等广告语的商品,价格多在100元以下。
而这也曾是很多电子烟宣传的卖点。
由于电子烟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生产检测标准,生产和品质现在也是一个完全混乱的状态,下至9.9包邮,上到几百几千价位的电子烟都有。但无论什么价位的电子烟,烟油成分都并不透明,很多电子烟品牌都是“三无产品”,烟油里的各类化学物质,会造成什么影响,消费者也完全无从得知。
而且加上缺乏相关的贩售规范,目前电子烟在网上随随便便就能买到,无论去哪个网购平台,只要输入搜索相应信息,就能找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列表,未成年人很轻易就能买到。
有研究机构指出,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会增加空气中的丙二醇、甘油、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的浓度,这些物质是新型的环境污染源,当这种气溶胶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反应,诱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同时,也可能会对青少年大脑发育产生持久的破坏性影响。
电子烟≠公共场所随意吸食
有鉴于电子烟的隐藏危害,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禁止电子烟了,不少国家也开始对电子烟进行征税和严格管制,我们也不例外。
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后,各省纷纷出台相应方案和举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譬如,深圳市控烟办在公共场所张贴警示标示,将电子烟一并纳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畴。
同时,明确电子烟实体店,
2020年7月21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执法人员向天利名城二楼某品牌电子烟门店负责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2000元,更是成为全国电子烟市场首张“罚单”。
鉴于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发布以来,通过互联网宣传、推广、售卖电子烟问题有所好转。但受利益驱使,通过改头换面、变相销售等手段诱导未成年人购买吸食电子烟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2020年7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次下发《关于印发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将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执法震慑,正本溯源,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防止电子烟市场乱象死灰复燃。
相信值此东风,可以预见的是,电子烟的无序发展期即将告终,监管的靴子终将落地。